一席演讲

  • 类型:综艺片地区:内地年份:2022
  • 状态:更新至20220419期
  • 主演:内详
  • 导演:内详
  • 简介:人文·科技·白日梦详细>

剧情介绍

人文·科技·白日梦展开全部
“一席”有两个演讲对我影响蛮大,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徐腾讲易县奶奶庙,看了他的演讲,我终于放下一点对粗糙的民俗文化的偏见,更深入的去想所谓“雅”和“俗”之间的关系。第二个视频是蔡志忠的《为什么努力没有用》,开始让我思考,看这些有趣的视频,我们到底想得到什么?此篇从第二个视频讲起。蔡志忠先生二十多分钟的演讲,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的注意。一、演讲的技巧蔡志忠先生是漫画家,第一次看到他本人就是昨晚(我看过他的漫画,但也不多),不修边幅,甚至有些面目可“憎”,但这二十多分钟的演讲着实吸引到我。因为他讲故事的手法,是我非常喜欢的,正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之中”。讲一两处好玩的地方。第一是高级的重复。他讲到他妈妈喊他吃饭,他置之不理继续玩,邻居看到他,说“你糟糕了,你糟糕了,你妈妈半个小时前就喊你去吃饭了”,他答“哦”,便接着玩,又有人遇到他,说“你糟糕了,你糟糕了,你妈妈一小时前就喊你吃饭了”,他说“哦”,又继续玩,玩到别人家,又遇到人,说“你糟糕了,你糟糕了,你妈妈一个半小时钱就喊你吃饭了”,他回到家,把竹笼打开,吃饭就完了,妈妈也没有多说一句。邻人的不断提醒和蔡先生的“哦”在此处不断重复,大可以从对比中看到他家的教育模式和别人家的不同,但如果仅是一次,并没有震撼力,多次的“你糟糕了你糟糕了”,反倒是让我们这些观众也觉得身临其境,因为再优秀的人,都会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糟糕了,你糟糕了”/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尴尬处。他说,他家是没有问句的,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想吃月饼便去吃,父母从来不会问月饼是谁吃的。但其实,仔细听,还是可以听出他家是有问句的。后来,他去台北做职业漫画师,她和爸爸之间的对话只有二十七个字。他说,爸爸,明天我要去台北。爸爸问,去干嘛。他说,去画漫画。爸爸问,找到工作了吗。他说,找到了。爸爸说,那就去吧。(不要问我为什么是二十七个字)然后,他也没有走到父亲的面前,爸爸也没有回头看,甚至第二天也没有送他。非常简洁的叙事,但非常生动,恰恰是无数父子之间的尴尬处。我科目三之前失败了一次,后来我爸有带我去驾模,回来的路上,大雨滂沱,他开车,我坐副驾驶,一句话都没有,但当时我们心里都塞着事儿,法考,考研,还有学车,开了十几公里,只有静。人与人之间细节的尴尬处,讲得精妙,就也变成一种讲故事的高级手法。后来我想,为什么我能记住这些。“我家没有问句”,和“一共二十七个字”。其实就是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也不过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稍加语言的加工。妙不是从来就妙,是抓住关键点再进行夸张。我在想一个漫画家如何可以做到这样的演讲技巧,如何可以在二十几分钟内,讲述半生,并给出结论。我开始没有答案,只能叹服,后来我在B站看了他别的视频,我明白了,想讲好一个故事,就讲一千遍。二、听众的觉悟混演讲俱乐部也快三年了,听了无数个演讲,反倒在想,我应该从演讲中得到什么。听蔡先生的演讲,首先是听故事,这一部分,他讲过很多遍,得心应手,张口就来,而且他是有故事的人,他的生长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他讲很多东西,就像我们听高晓松讲他的亲戚们,仿佛能听到半个中国近代史一样。但对于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多精妙的故事,也并不懂得把平凡的故事讲得精妙,这时候就成了听众的负担,听一个假装好笑的笑话是比笑话本身更好笑的事情。当然他的故事是非常精彩的,但除了故事以外,专业的听众要听演讲的结构,层次和最终结论的关系。在我看来,蔡先生的演讲在这一块并不够好。他的故事没有问题,但他的结论有问题。他的结论大概有以下几点:1.人生应该早早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下去。2.老师不能再教给你什么知识,所以我念到初二就退学了。3.世界七十亿人,但是想成功其实不难,就是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4.做事要快。以下是我对他结论的分析。1.事实上,没有人不想早早的找到自己想做并且擅长的事情。我小时候想做一个作家,后来想做杂志的主编,后来想做历史老师,现在想做法学老师。但我擅长什么呢?写作画画演讲,除了画画从小学,写作从小爱写外,演讲是我大学才发现的,并且现在也是我最想做并且擅长的事情,二十岁才发现,而且我不怀疑以后还会去喜欢别的。我为什么先说自己,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会去做很多事情,而“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是那么的少。那么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呢?事实上,只要成功,我们就都喜欢。不论是天才的达芬奇,哪个领域也要插一脚,而且都颇有建树,还是像蔡先生这样画漫画,都让我们佩服。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大部分人都是随着个人的喜好和生活的际遇去做一些事情。这没办法。这也是办法。相信很多人都玩过红色警戒这个游戏,我的打法是屯兵,然后人海战术,但我后来明白这其实不是最优解,你可以用你做一件事的同时,还应该做别的事情,屯兵还别忘了造个雷达看看对方在哪,还别忘了防空和空。生活也是如此,一生只做一件事,听着很酷,但其实不是最优解。2.蔡先生的老师欠蔡先生二十一个问题,蔡先生决定不读书了。这对我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能看到教育体制出现的问题,但对我来说,这绝对不是我老师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解答我的问题,对我来说,只是这一个问题的一条解决道路被堵上了而已。我和老师曾经探讨问题,写一篇读后感交给老师,老师说,这本书我没看过,不过我可以先看你的读后感,又给我讲了几本她在读的书,我发现我也都没看过。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是二十一世纪了。当然,我的偶像韩寒也是高中辍学,曾经我初中看他的杂文和小说,我觉得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简直是当代鲁迅,后来,我高中看龙应台,大学看以赛亚伯林,罗尔斯,我回看他的小说还是好看,但再看杂文就觉得浅了,但是我想,我即使博士毕业也不会取得他那样的成就,但我又掌握了另一个开托的理由,就是“幸存者偏差”,我们应当明白让他们成功的是他们的才华,而不是辍学。大概率的事情适用大概率的人,是我奉行的一条准则。(但蔡先生不是没有文化,他会说日语,英语,他对于论语的解读也非常启发我,但一般来说,一个人启发另一个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一直都能启发到我,要么是他高度太高,要么是我一直没有进步)3.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这很可以鼓舞大部分人,包括我。但我再想一想,我除了演讲,写作,我还喜欢什么,我发现我喜欢的太多了,而且我喜欢睡觉,我喜欢美食,我喜欢发呆,我喜欢和喜欢的人消磨时间,这些事情又如何养活自做到极致呢?这只是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很小的时候就拿到过稿费,但我没有也几乎不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去为报刊写专栏,做职业的写作人。所以说,人不一样,时间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所以别人的成功也不可复制,别人的结论也不可全听。我最近听一个美国人说的不错,喜欢就去做,成功不成功先不去想。但我想,喜欢的事情忍住不做,大概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吧。4.这一条我完全同意。当然,我并不是说他的演讲结论很糟,事实上,还是不错的。“为什么努力没什么用”这个标题非常的吸引人,但是不够准确,也许说“观念比努力更重要”会更精确。因为他家庭的教育观念不一样,他自己的观念不一样,所以他成功,但是我的这个题目似乎又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大部分人已经不想去努力了。另外,我们知道,当我们接受了一个观念,就很难去接受另一个,所以,和听众想法有冲突的演讲,就大概率是好的演讲,不论对错,我们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所以,一个专业的听众,当你听到能启发你的演讲时,一定要满怀感恩,因为听君一席话,真的胜读十年书。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