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

  • 类型:国产剧地区:中国大陆年份:2013
  • 状态:第56集完结
  • 主演:于震,乔振宇,吴连生,周显欣,午马,王绘春,郑玉
  • 导演:王新民
  • 简介:详细>

剧情介绍

“大盛魁”是清代对蒙贸易开辟的最大商号,极盛时团队六七千人,用以货运的骆驼两万余头。但这大盛魁,并非是依赖于政府的皇商,而是由三个无名的小人物一手打造的。这三个人到底有怎样的生意经,才能缔造出这个横跨亚欧的商业帝国?咱们从第一,二集开始一起来看看。 第一集主要出场人物是二哥王相卿。他身上能成功的要素可以概括为:眼光,胆识,执行力。 说实在话,这二哥一亮相,满嘴跑火车,看起来就是个混混头子。可他那随口说的方案竟解了孙家的大麻烦,忽悠起骗子也一肚子机灵主意,加入旅蒙商队公开抗争百夫长更显出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聚焦于对蒙通商,咱们着手分析这生意经。王相卿看似随口说的方案却一针见血。向朝廷纳白银,不如跟朝廷做生意。一个是拘泥于成规的死脑筋,一个是活泛的细水流长,化被迫关系为合作互利共赢。“无利不起早”,缘何朝廷愿意跟皇商合作? 第一个原因是“羊毛不能一下子全捋光”,生意人都知道杀鸡取卵是下下策。强行借款,切断皇商的资金链,将来的税收收入骤降,羊毛就再也捋不出来了。 第二个原因是有利润可图。商品的最终价格不但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还会受到供给关系,附加成本,消费者心理等因素影响。同样一件商品,当地自销不过十两,运到边塞就能翻十几倍,120两都有人要。这中间售价飙升主要是由于长途运输的人力成本巨大,同时边境物资匮乏,物以稀为贵,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但价格不等于利润,巨大的成本会直接挤占利润空间。如何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生产程序,减少交接内耗,压缩各方面成本,激发员工积极性,来增加经济效益,一直是科学管理寻找的方法。 电视剧中提到了两种并举的解决方案: 1.缩减中间环节,改变朝廷硬性征召搬运劳动力的模式,取消相关行政部门从上到下一级级盘剥,而改为贸易通商运粮,由商人去征召仅为填饱肚子的廉价劳动力。 2.调动员工积极性。在电视剧里假设员工为X型人格,即懒惰,没有追求,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强行的规章制度不会主动做事。所以对策是将这次运粮的业务直接跟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到一起。允许参与这些劳工自带一定数量的商品,到边疆售卖。 允许自带商品售卖,其实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政治意义。在历史上不少朝代会广泛征兵,却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为了解决流民危机,将可能作乱的流民统一纳入军队管理。这个以“冗兵冗官”的宋朝为典型代表。但明显刚刚的解决办法更胜一筹,不仅能让穷苦百姓自力更生,获得生活来源,又起到了改善边关将士生活条件的安抚作用,绝对是一箭双雕。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个不得与外人通商的祖制看起来十分不合理。许多人想起清朝的对外政策,直接会联想到一个词语——“闭关锁国”。其实,且不说清之前的朝代唐宋元明对外贸易有多发达,就清朝而言也不是完全的闭关。他只是将对外通商的权利收归国有,在几个重要的港口设有“五口通商”的口岸,有专门机构管理。而由内陆通往亚欧的“丝绸之路”,古代很早就有了。 但边境通商依旧非常难,是因为自然地理上的路途遥远,而政治原因就更为复杂——交战,不同民族间的隔阂,天朝地大物博的心态,都使得每一次口里商人出关都变得异常艰难。 多重历史原因的交织,政治地理的阻碍,都没有阻挡主这群山西商人朝着西北的大漠前进。一个商业帝国的建立,来源于一个街头二赖子的随口说出计谋,但融合沟通的历史潮流已然不可阻挡。说他是造成第一个多米诺骨牌倒下的那个食指也罢,说他是推动命运之钟转动的第一个齿轮也好,第一二集已经结束,从山西到口外,大盛魁正向我们走来!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