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纯享版

  • 类型:综艺片地区:中国大陆年份:0
  • 状态:第20220902期
  • 主演:王力宏,那英,庾澄庆,李荣浩
  • 导演:内详
  • 简介:2022中国好声音导师阵容官宣!四位导师廖昌永、梁静茹、李克勤、李荣浩重磅加盟,用音乐的力量陪大家度过这个夏天!详细>

剧情介绍

2022中国好声音导师阵容官宣!四位导师廖昌永、梁静茹、李克勤、李荣浩重磅加盟,用音乐的力量陪大家度过这个夏天!展开全部

做了9年的好声音,为啥不好看了,作为电视从业者和忠实观众,我也高低整几句。 根本原因就是节目组创作理念的犹疑不定,次要原因才是外部竞争加剧。 先从模式说起吧。好声音的模式在很多国家落地,之所以叫模式,是因为经过市场考验的,可以长期持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节目制作宝典的支撑,说白了,人家那玩意是有道理的,是专门针对受众的某一方面需求研发的,这样的节目研发经费往往就多达上百万,包括每一个机位的布置,布光的角度,每一段台词的长度,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分镜头的玩法,赛制的设计,甚至是现场音效等等,所以模式不能轻易改,而好声音的模式总是变来变去,感觉有点随心所欲的意思(好像中国很多原创节目也这德行),当然也有与版权方闹掰了之后无奈的选择,改名改模式也属于无奈。但这里面也有节目组主动的选择,就是——舍弃了故事。 最近两年,好声音变成了一个“纯音乐”的节目,完全没有了人物故事。 人物的背景故事在一个素人节目中有多重要呢,用大白话说,就是有背景故事的人物容易被观众记住,并且观众会产生代入感。你想,你细想,是不是基本没有看过一个纯唱歌比赛的节目大火,除了前综艺时代的央视青歌赛,那时候观众也没选择啊。之后,《星光大道》《超级星光大道》《超女》《快男》《中国好歌曲》《中国梦之声》《中国最强音》,哪一个节目不是靠底层逆袭这种故事套路和表演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征服观众的,用一句港片常用的俗语:“桥”不在新,好用就行,这是规律。说白了,人都是爱看故事的,尤其是底层逆袭的故事,因为这一招用“自我投射”的心理技巧实现了普通观众想拯救自己平凡人生的深深梦想。而让观众对选手比赛揪着一颗心的前提是观众要对选手建立起代入感,建立代入感的前提是选手的经历打动了你,让你认同他。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每次世界杯有些非球迷跟着起哄看热闹,因为他们对球员经历根本不了解,不知道球员为了走到这个舞台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等等,所以看得就不像真球迷那么揪着心。 想想好声音刚开始那两季,很多选手因为有故事被观众记住了,比如背负着族人期望的哈尼族小王子,被人诟病嗓音不男不女的周深,唱歌给天上爸爸听的那个四川少女,还有很多三四十岁的奶爸奶妈重拾音乐梦想的,有六七十岁乐坛前辈只想来潇洒走一回的,还有身患绝症来燃烧自己的姚贝娜,就是从选手的阵容中你会感觉人生百态,他们有共同的音乐梦想,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抽掉这些背景故事,这节目就像一个艺考现场,有啥看头。想想这个场面,两个刚毕业的音乐学院学生在一起PK,俩人唱得技巧无可非议,水平不相上下,选谁?诶呦,导师这个纠结啊,到低选谁呢?爱TM选谁选谁,关我屁事,赢了跟我有啥关系,输了有啥大不了,他还可以参加别的选秀,现在音乐专业学生不都把选秀当成功捷径吗?看过好声音本季第三期单依纯和孙美琪PK的观众,你们同意不? 这也就是最近这两季好声音的现状,选手普遍年轻,多数是音乐专业背景的,连唱过酒吧的都是少数,基本从家门到校门,白纸一样,索然无味。你要说这是因为现在同类节目太多,选手资源枯竭,我就不相信了,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只要用心挖掘,肯定有很多有故事的选手,除非节目组疲了,麻木了,没激情了,到音乐院校组织一下面试应付应付今年的任务了事,赚点绩效,这种场面很常见,不难理解。 但真的是这样吗?一个耗资巨大的综艺,浙江卫视的王牌节目会这么草率吗?肯定不会啊!那就是创作理念的问题了,也许他们被媒体骂怕了,什么苦情,炒作赚眼泪,还能不能愉快地听歌了之类的,我就想问一句,作为专业电视人,你们有点坚持能死啊?中国人,不论在任何一个专业圈子,都有一个最劣根的毛病,非左即右,东风压倒西风,矫枉过正,我能想到的就这三个词,一个意思,你懂。尤其在电视台这种体制内单位,上游领导指示了,说不能炒作,下面马上奉为圣旨噤若寒蝉,有故事的一概PASS,有故事也不能说,说也要点到为止,最好不说,怕领导看到不爽,惹麻烦扣绩效,也许断送职业生涯,还是别用自己的职业梦想去挑战话语权威了,呵呵。问题是,领导真的懂节目吗?懂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吗? 说回来,故事好,还要唱得好,作为音乐综艺,故事是基础,唱功才是看点,再对比前几季和最近两季节目,唱功和声音都有特点的选手越来越少了,为啥呢,确实市场竞争激烈,但这不是借口。如果只从常规渠道挖掘选手,或者只是用节目前几季成功经验进行普通海选,在这个竞争态势下怕是顶不住了,必须用非常规手段才能挖掘人才。我记得有一次,《笑傲江湖》的制片人给我们做讲座,说他节目的选手是怎么找出来的,看过这节目前两季的观众应该还记得,那两年节目里很多选手都不是从事喜剧行业的,这也是这个节目区别于欢乐喜剧人等那些专业喜剧节目的核心特点,有江湖气,有人生百态,有世俗情怀,这也是我比较欣赏这个节目的一点,格局比较大,眼光没有只放在搞笑上。还记得有一个手脚全都残疾的选手吗,当时把自己全身罩在一个大布罩子里,只用表情逗笑观众,观众觉得形式很新颖有趣,表演结束罩子拿开,所有人都惊呆了,选手说完自己的故事,观众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你想,导演组找这样的选手来,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啥?是为了单纯逗你发笑吗?他是想告诉你:笑,勇敢和坚强地对生活笑,不管生活本身有多残酷,你都要对他笑出来,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牛逼了吧?你看,这就是一档节目高出别人之处——(敲黑板)喜剧不光是笑的艺术,还是人生的艺术,同理,唱歌也不光是音乐的艺术,它也是人生的艺术。 再问你一句,你知道这选手是咋找来的吗?是从相声剧场和二人转剧场找来的吗?呵呵,导演偶然发现这个人,有了想法以后,花了大把精力说服他,再用几个月时间训练他,才有了节目中感人的一幕,靠,你以为做节目简单吗? 所以,如果好声音的选手一直是这种专业背景,白纸一张的流派,这节目不管请什么大咖做导师都是个死。选手不精彩,导师还在那做抢人状,估计导师回到酒店床上会恶心到自己尴尬症复发吧。别人我不管,我就心疼我们李健。

俩前途无量的大学生,祝你们好运残疾选手笑对人生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