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的天价宝贝

  • 类型:动漫电影地区:大陆年份:2021
  • 状态:42集全
  • 主演:内详
  • 导演:内详
  • 简介:?女高中生顾咕咕,因救猫咪遭遇车祸。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成小婴儿。南皇帝室诞女视为不祥,当王后再产下一女时,皇帝决定处..详细>

    剧情介绍

    ?女高中生顾咕咕,因救猫咪遭遇车祸。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成小婴儿。南皇帝室诞女视为不祥,当王后再产下一女时,皇帝决定处死刚出生的婴儿。可刚出生的婴儿竟能说话,震惊的侍女失手将顾咕咕扔入水中,即将溺死的顾咕咕被皇帝及时救起,并赐名南宫晦儿。皇帝有意试探晦儿,决定给晦儿做智力测试,若不能通过,再处死晦儿……展开全部

    取这样一个标题,是觉得无论第一部里的赤焰军,还是第二部里的长林军,虽然换了名号,但心怀天下的忠义风骨是不变的,或许以后,长林名号也不在了,但这种英雄气节是会继续代代相传的。 (楼主感谢从开播以来一直追楼主剧评的小伙伴们!)


    目录一览: 0. 大结局小结 一、演技点评篇 1. 教主 2. 刘昊然 二、剧本塑造篇(琅1琅2整体风格简单对比) 三、角色人物篇 4. 演绎难度第二大的角色——濮阳上师; 5. 演绎难度最大的角色——萧庭生: 6. 单薄还是单纯——蒙浅雪 7. 白水?黑水?——荀白水 8. 今夕cp的爱情观 ——平旌,林奚 9. 皇后之死——荀皇后 10. 我有何罪?——萧元启 11、编剧的亲儿子——岳银川


    大结局小结: 榜2只是不能说结局是豹尾,但至少结局完整,该交代的地方都交代出来了。琅琊榜1的结局可以说是豹尾,但这种震撼力极大的升华式结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总言之,就是剧情发展走向需要如此大升华。我也算看了一二百部网络小言,真正能称得上“豹尾”的只要《琅琊榜》和沧月的《七夜雪》(一个女人把她的一切分给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男人)。 《榜1》选择了一种把碎片一片一片拼成图画的过程,到了靖王登基这幅图画已经拼凑完整,再到最后一刻梅长苏以林殊的姿态定格,则是给这幅画做最后的装裱,看起来焕然一新。当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但冥冥之中很多事情都回不去了,悲剧总是给人以震撼,何况是这种英雄式的悲壮。 《榜2》则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先是给出一副君臣父子和睦的美好图画,再一次次的在上面划上几刀,让人发现现实总是残酷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最后以喜剧大团圆收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邪不胜正。这种迂回式的讲故事方式,注定是娓娓道来,由平静出发,经过轰轰烈烈的叛逆挣扎与摸索彷徨,最终又归于宁静。不是榜2的结局不够精彩,只是这个故事的基调就注定了在结局只能以这种平静的方式呈现精彩。 《榜2》大结局给了几个配角升华的空间,如元启、狄明、岳银川。对于几大主角,则是直接表现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大统领守护禁军,元时不忘长林选择当一个好皇帝,平旌终于向大哥敞开心扉谈自由与责任,林奚懂得了如何平衡自己的坚守与对平旌的追随,历经一番努力,他们都找准到了自己的航标,皆大欢喜,不是么?本剧的结局算是很完整的了,连配儿、东青、何成这种小角色的结局都有交代。 PS:最后两集,(1)我觉得萧元启与荀飞盏对决没什么太大问题,只有元启才能绊得住飞盏,不跟飞盏单打独斗,飞盏也会干扰军队搜查密室,而且元启也想知道自己与飞盏谁更厉害,同时元启也命令属下去查密室位置了,一举多得,并不矛盾。(2)长林军破城,这个地方我确实也觉得有些粗糙,感觉删了不少镜头,一下子城楼上就没人了,忽悠忽悠士兵就撤了,城门就开了。(3)平旌找鸽房为容身之所,这个地方不好评判,京城也就几个地方靠谱,就算没找到合适的容身之所,也要把元时接出来,这个才是最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计划的不够周密也不能说是大错特错。


    一、演技点评篇 1. 教主: 这部戏教主演的其实还挺不错的,个人认为教主挑对剧本的时候,演得挺好看的,然而一旦挑错了剧本,就是一场灾难。教主的作品两极分化严重,几乎无过渡。 教主肢体不太协调,动态戏较为别扭,感情戏却比较细腻。教主天生有一种内在贵气,擅长基因好家庭有地位教育好的角色,比如皇帝贵公子军官这类,《大汉天子》,《风声》,《神雕》,可看性不错。教主的目光与表情里透露出精明,特别不擅长演浑然天成,大智若愚,天然纯粹的角色,所以《泡沫之夏》,《上古情歌》就感觉人物超级违和,仿佛跑错了片场。 还好,这个戏里面教主的角色是世子,从小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心思重,坑弟老狐狸,总的来说属于他适合的角色类型,所以总体来看效果不错。另外台词是原声么,超级迷人。 近来又翻了翻教主的作品,突然发现好作品也不少,成功的与差强人意的人物还是占大多数,只不过男一号作品的风评两极分化明显,且差评部分烂的过于突出,比如《白发魔女...》《上古情歌》《泡沫之夏》《何以笙箫默》《锦绣缘...》,一丑遮百俊。 其实一人千面的演员不算太多,有些角色风格无法胜任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好演员,试想,把教主与刘昊然的人设调换一下,这将是一件多么惊悚的事情啊!希望教主以后也接一些内心深沉思绪复杂的角色,他确实能演出深度来,千万不要再接什么单纯天真自然憨的人物了,不要再去向往那个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了,哈哈~~ 2. 刘昊然:

    平旌这角色并不好演,刘昊然虽然演技没逆天,至少也算hold住,我认为他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确实走心了。平旌虽然顽劣但却有一股浩然正气,这种大智若愚浑然天成的状态其实是很难掌控的,对于痞与正的平衡的拿捏是很较真的,痞气多了就变成了不懂事的熊孩子,正气多了就成了少年老成装模作样,这一点并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青年演员就能达到的,至少刘昊然做到了。刘昊然的平旌身上,天真里带着一种睿智,跳脱常理的行为中却不失道德的准则,向往无拘无束却又主动扛起家里的责任,他当得起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二、剧本塑造篇 3. 琅琊榜系列(第一部与第二部对比): 故事大纲没有第一部那么惊艳,但编剧懂得扬长避短,该细致的时候特写,该粗糙的地方几笔带过,所以该剧剧情紧凑,场景切换比较恰当,在补充解释的同时也侧面刻画了其他人物。 其他年轻演员的演技也很不错,刘昊然那个角色和飞流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少年心性不成熟,但刘昊然属于成长期,而飞流属于天生幼龄化,假傻与真傻的表述方式大相径庭,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琅琊榜1告诉我们,有的回忆因为过于痛苦而不愿被人提及,有的爱恋因为忙于责任而终究错过告白的机会。而第二部却告诉我们,曾经的美好只是为了迎接将来的痛苦,曾经的抱怨只有当彻底失去后才倍感珍贵。琅1是一个男人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悲壮,琅2却写的是一个男孩一步步的成长。琅1是一部传奇,琅2是一段成长。琅1是把碎片一片一片拼凑成一幅图画,琅2却是把一幅图画一片一片撕碎。琅1重点在讲述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琅2的重点却是如何把一个平凡的故事讲得不平庸。权谋的味道琅2更胜琅1,而故事的新颖度琅1却更胜琅2,二者侧重点大相径庭,无所谓谁更胜一筹。 海宴还是很适合做编剧的,白话文古文台词的搭配比较舒服,节奏相当不错。她懂得怎样开拓新的故事切入点,怎样把情怀一点一点渗透,却又是那么的令人不知不觉。她懂得抓住文学作品在影视化过程中要突出与舍弃的抉择,是为数不多的成功的写手编剧。


    三、角色点评篇 4. 演绎难度第二大的角色——濮阳上师: 有人说上师的存在是为了黑化元启,有人说上师的存在是为了协助世子便当。其实都不对,上师做这些事没有如此明确的目标,选择元启,恰恰是因为他容易被黑化;选择长林世子,正是因为他是大梁未来的希望。 上师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他人过的不爽,其他人过得不爽了,他自己就觉得爽了,他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与癫狂的畸形载体。童年的经历让他认为人性本恶,所有善良的表现都是一种伪装,因此他存在的宗旨就是激发每个人心里丑陋的一面,破坏每个人心里美好的憧憬,并在这种黑化与破坏的过程中找寻到成就感。所以,他杀了亲兄弟以报复母亲的放弃;召集叶凌子反梁以报复师傅的放逐;设计京城瘟疫来期待大梁与20多年前的叶秦一样落魄;搅动朝廷风云来破坏长林王府一路的护航。总之,就是一个见不得别人过得好的人物。 说说上师的便当为什么领得如此容易: 主要还是萧平章打破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认知,心里那根一直绷着的弦突然间断了,人自然也就变得生无可恋。上师以为他找到了人心的真谛,在为自己一次次的屡试不爽而沾沾自喜时,他以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萧元启的表现也恰恰证明了自己结论的正确性。所以,他不急着离开山洞,他在最后一刻还是尽情地去劝说世子放弃营救弟弟的计划,可见,上师是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的,他更在乎世子是否能被黑化,长林世子的黑化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作品,然而他终究是失望了,长林世子狠狠地打了他的脸,蓦地,他变得迷茫,仿佛丧失了一生的信仰,自然对这人世间也失去了兴趣,少了从前的执着与留恋。 谈谈上师临死前的迷之微笑: 他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被萧平章打败,萧元启是一个超出预期的作品,即使在他看来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为这部作品添上最为浓重的一笔,但这也是值得的。在上师的眼里,他与平章目前只是打了个平手,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为这一轮比拼画上句号。日后的路,他有元启、有皇后、有荀大人,而长林王府只有一个年轻的萧平旌(萧庭生与酒窝皇帝这两个老人家也快挂了,大家都清楚),这么算起来,自己还是赢面大一些。因此,他这最后一笑中,有着惊喜,有着欣慰,也有着期盼。(要是上师看到了这部剧的结局,估计会从棺材里跳出来。) 总之,郭老师的上师,妖娆邪魅的平静外表下,又毫不掩饰一颗癫狂扭曲的内心,外冷内热的强烈对比,加以服饰人设的相辅相成,编剧复杂的塑造与演员完美的演绎共同树立起了一个高度契合的人物形象。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不过如此。 5. 演绎难度最大的角色——萧庭生: 我认为在这部戏中,塑造难度最大的是萧庭生。这个角色是绝对立体而复杂的:君臣(酒窝皇帝)、同僚(荀白水)、养父子(萧平章)、亲父子(萧平旌)、亦师亦友(荀飞盏,萧元启),虽然人物的中心思想是长林风骨的传承,但对待每一层不同的人际关系都有微妙的差别,达到方方面面都收放自如实属难得。 他对先生是尊敬的,从数次的缅怀到最后的安葬,他秉承了长林风骨的传承,梅长苏就是他人生中一盏不灭的灯塔,指引他不要偏离正确的航线。 他对皇帝弟弟是表面疏离内心亲厚的,在人前他恪尽职守,严格履行作为一个臣子的责任,只有在私聊时,在棋盘上,才能体现出兄弟之间的亲情,血终究浓于水,有任性,有宽慰,也有坚持原则的决不妥协。终究,回应那声“哥哥”的是“臣在”,当皇权的纵容没有迷惑他效忠的恒心,他确确实实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但最难做到的却是在一生中无论得到多少荣华富贵,而永远不忘初心。 他和荀白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棋友”,以朝堂为棋局,以和棋为最终目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他才是最了解这位首辅大人的,当对方发出凌厉攻势时,他懂得审时度势收发自如进退有度,既不会让反击过强而毁掉整个棋盘,又不会因忍让退避而失去分庭抗礼的优势。他用他的一生在博弈,在赌一场输不起的局,直到最后一刻。我想,作为一个棋手最大的成功,不是在于赢了这局对弈,而是当你离开之时,让你的对手难免唏嘘遗憾,在你的对手心里留下一个永远抹不掉的位置。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他不是赢不了这局对弈,而是不想赢。 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对老大,鼓励与引导;对老幺,严格与纵容;对飞盏,尊重与赞许;对元启,提点与暗示。 他明白平章心里的那根刺。不说,是不让矛盾提前爆发;册封世子,给予权力的同时送出的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鼓励与肯定,是一种爱的馈赠与感化。平章是幸运的,正如萧庭生之于梅长苏,因为他遇到了一个睿智的导师,才使他与萧元启从相同的起点出发却走出了一条康庄大路。 对平旌,他采取自由成长的教育方式。严格,避免其误入歧途,是在夯实做人的准则;纵容,放任其闯荡江湖,是在放飞少年的本性。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才是一个人正常成长的模式,不过早的耳濡目染官场守则,才不会变得少年老成,更不会学会装腔作势。就如同当代教育很多家长都信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则是一个谬论,当孩童失去了玩耍的天性,终有一天会为这段遗失的成长经历而付出代价。 对外家晚辈,他只是一个引导者,是一种出自长辈的呵护。对于飞盏的传讯,他只是为其答疑解惑,不涉及荀家私密,既不会让飞盏在荀家难看,又避免激化两家矛盾;对于元启的拜访,他及时给予长辈的关怀,他就是一座光源,无偿温暖着周围的一切,因此每一次谈话都让元启黑化的决心有所动摇,但元启终究没有像平章一般幸运。 深挖萧庭生这个角色,短短一千字不足以表达这个角色的深邃,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点到即止、恰到好处。我作为一个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传递的这种赤子之心,他的这种精神也将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盏引路灯,我想,这是这个角色在我眼里最为成功的地方。 6.单薄还是单纯——蒙浅雪: 有人说丫丫演的这个角色毫无张力、无聊透顶,单薄得仿佛一碗白开水,其实并非如此。这个剧中,男人们总是为了家、国、天下、对手等方方面面劳心劳神,就连不少女人们也是每天活在纠结与算计中,比如莱阳太夫人诅咒皇帝,比如皇后绞尽脑汁为儿子铺平道路,比如林奚一直在小家、大家、母亲的嘱托与自己的爱情之间纠结,比如北燕公主带着阴谋前来和亲。这其中,只有两个女性角色虽然也处在权力漩涡的中心,却又仿佛置身事外,单纯得似乎不懂得权力的诱惑与毁灭性,她们就是蒙浅雪与荀安如。整个作品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下,需要这样简单的角色作为缓冲与润滑剂,如此才能更加反衬出情势的危机与其他角色的举步维艰。 老阁主说过,世子妃是一个单纯的人,她继承了蒙大统领憨厚的性格特点,想得简单,也不会有太多烦恼,有些事反倒更能理得清楚。大多数时候的世子妃确实就如一碗水,总是做被蒙在鼓里的那个人:林奚发现妆盒有问题选择隐瞒,平旌知道大哥的身世选择隐瞒,世子为了不让世子妃去疫区也选择了没事找事般的隐瞒,大家都把小雪保护得太好,不希望她这张白纸被世俗玷污。但小雪毕竟出身将门,再怎么单纯,耳濡目染与血脉传承中,还是秉承了先辈们的风骨。所以,林奚看不透的将门儿郎马革裹尸小雪却能明白,世子选择牺牲自己而保全平旌父亲与家国平安,她最终选择了成全,成长的环境注定她的视野比普通闺中女子或小家碧玉要更宽阔。她平日里确实柔弱得像一碗水,甚至没有既定的形态,但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却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不必很多,几次华丽的绽放就足以完成这个角色的升华。 世子妃的几次爆走都是很有考究的。其一,与平旌联手大战段桐舟,彰显将门虎女的飒爽英姿;其二,由扇世子一巴掌的愤怒到最后互拜的成全,是她最终拦住了来劝说的飞盏,是她陪世子一起走完最后的一段路,也是她安定了世子的内心,让他走得无悔与安慰;其三,平旌获罪后堵在长林王府门口挤兑找茬人士,字字珠玑,她不是不懂算计,而是不乐意算计,她当得起那个长林世子身边唯一的女人;其四,老王爷走后,荀大人来吊丧竟不忘处理平旌的罪责,荀首府刚跨出门槛身后的那声歇斯底里的哭泣,多少绝望,多少愤恨,多少心灰意冷,一句无言的控诉胜过千言万语。 女人的柔,柔在表面,刚在内心,这也是现实中多少单亲爸爸愿意重组家庭,而不少单亲妈妈却愿意一个人扛起家中的一切的缘由。返璞归真,单纯与天然只是她们外表的保护色,真正的爱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碰撞,长林世子看到了,而小侯爷却不明白,同样的身世背景,同样单纯贤惠的妻子,却最终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不禁令人唏嘘。 7. 白水?黑水?——荀白水 人生就是一场豪赌,赌赢赌输都是命。 天下人,面对蝇头小利而不为心动者,或许有八成;面对机遇选择而脚踏实地者,或许有五成;面对人生转折而刚直不阿者,或许只有三成;面对滔天权势而岿然不动者,或许不足一成。萧元启或许是那其中的五成,荀首辅或许是那三成,而长林王府却是那仅有的不足一成。 荀首辅的败局,其一,败在对那五成普通人的小觑。他宁愿幻想能力卓绝的长林王府罪在将来,也不愿意耗费心力去防备莱阳王府小角色的翻江倒海。他竭尽心力兢兢业业地老谋深算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发现人算不如天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荀首辅的败局,其二,败在不相信那一成之人的存在。诚然,他相信长林王府是能力卓绝的,粮草的延迟只是给长林军制造一些小障碍,防止他们那一仗打的过于光彩夺目;他也相信长林王府是绝对忠心于国家的,北境颁旨他敢赌,是确信长林二公子会在国家大利与王府损失间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抉择。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他以为站在权力之巅的自己尚且属于那少数的三成,一生辉煌的长林王府又怎能超越自己,登顶那唯一的一成“人上人”?所以无论长林如何退让,如何既往不咎,他依然不愿意施与信任。荀家是外戚,虽说名义上是萧家的江山,但归根结底也是半个荀家的江山,因为他输不起,所以选择了不愿意赌,不愿意把赌注压在十里挑一的长林王府。 何成说荀首辅错在目光短浅,元启说不,他只是分不清有意与无意的区别。目光短浅的是皇后,荀飞盏赤裸裸的指出,而荀首辅也没有否认。如果说荀首辅最大的错,就是错在他老谋深算的过程中,却忘记了人心是不能用任何器材来丈量称重的。 荀首辅不是奸臣,京城瘟疫时可以看出他的果断与坚决,他也相信萧庭生与皇帝间的兄弟真情。他不像皇后,为了达成目的可以无视一切、不择手段。当平旌退隐后,皇后依然不依不饶,荀首辅却说他从未怀疑过长林的忠心;当岳银川提出他的疑惑时,荀首辅让他把话说完,并认真听取他的分析;当飞盏送来平旌的书信时,他没有随意丢弃而是认真阅读。只能说他是红尘里的一介俗人,依旧没有把这世间一切所看透。 在弥留之际,他的那声“长林”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的呼唤,是依托,是希冀,也是遗憾。这里,楼主没有解释为“后悔”,因为楼主觉得哪怕再重来一次,再多给荀大人几天的思考时间,最终他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 在从政的道路上,如果前方不是康庄大道,那么就是万丈深渊,在没有开天眼的人生中,又有几个人能像萧庭生那么玲珑通透呢? 8. 今夕cp的爱情观: 很多观众觉得平旌与林奚的相处互动处处别扭,而事实确实也如此,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所不同,因此细节矛盾无处不在。表面上看,林奚不愿卷入朝堂,平旌也爱寄情山水乐逍遥,看二者似相似,而细究其内心深处,想法却截然不同。 无论是舞刀弄剑的蒙浅雪,还是长在深闺的荀安如,她们毕竟成长于官家,尽管不问政事,但无法磨灭她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节,她们能够理解大梁男儿的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热血斗志,本质上,这些女流之辈与荀飞盏、与长林父子的三观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总能看到世子夫妇夫唱妇随,所以我们看到荀安如在得知萧元启叛国的时候由百般不信到万般绝望,她们丈夫身上的英雄情节就是她们这辈子的信仰,只要信仰犹在,就无坚不摧。因此,即使世子已逝,蒙浅雪却变得愈发睿智、通透、独立,她告诉平旌遵循本心,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她尝试说服林奚理解长林王府的英雄情怀,告诉她这与医者的济世救人殊途同归,这是一种英雄气概的无声传承。因此,荀安如最后选择纵身一跃,她以最绝望的方式企图唤醒丈夫的良知,重塑她心中那个已经完全崩塌的信仰。 而林奚的价值观与前两位都不同,从林奚与小雪的很多对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矛盾的存在。林奚成长与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幼年的教育就是在灌输官场的黑暗与绝望,强调不应与之为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她对官家背景的厌恶与逃避,虽然多年来跟随老堂主走南闯北,这种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有所淡化,但却并没有根除。林奚说初遇平旌时不想相认,说得是真心话,初遇时的林奚脸上明确写着几个字“你是傻x么”。至于后来的心仪,主要功劳还是在于我们这位“寒潭厚皮龙”死皮赖脸的不断在林姑娘面前刷存在感。 有人说看不到林奚的成长,有人说平旌进三步退两步,其实这些都是符合逻辑的。他们二人都是信仰坚定的人,为了接受对方,最后走到一起,都要打破自己原有的一部分认知,吸纳对方的思想,再重组形成新的统一的价值观。 林奚的成长,体现在她对官家态度的不断转变,从一开始的鄙视抵触,到最终的接纳遵从。有人说林奚琅琊山的分别,什么“我的脚步不会停留”,过于装逼与自私,其实不是这样,平旌不适合官场,其实谁都明白,倘若父兄仍在人手有余,他根本就无需回京,林奚不愿意跟平旌一起回金陵,不愿意完全妥协,其一是这种完全的遵从会让她这种独立女性没有安全感,其二也是想以自己为牵绊,以防平旌滞留官场过久而难以脱身,长林王功成身退后归隐江湖是最喜闻乐见皆大欢喜的结果,长林王府百年难遇,而对长林之名的担忧却年年长在。 平旌的成长,在于他终于找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点,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既能肩负长林王府的责任,又能与心爱的人一起寄情山水。剧集初期的平旌无法理解荀首辅一直以来在朝堂上与父兄的针锋相对,而后期的平旌却愿意主动写信将大梁江山托付给荀大人,他开始理解其他人的立场角度,当这个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也开始眉头紧锁踌躇摇摆,有些单纯的憧憬已不复存在,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很多人都觉得三观不合的人是无法成为夫妻的,但在海晏的笔下却让我们相信爱情是一种可以冲破束缚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与动力,虽然这是一个无比痛苦而蹒跚彷徨的探索过程,很多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选择了放弃。但今夕cp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与艰苦,只要两个人愿意为对方而改变,终究可以翻过雪山,寻找到丰沃的草原! 9. 皇后之死——荀皇后: 荀皇后最后偿命的抉择是洗白么?其实不是,她终其一生都在完美诠释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荀家是有风骨的,但荀家人也都有着他们的执念。荀白水的执念是长林之名,荀飞盏的执念是小雪,荀安如的执念是嫁一个英雄,而荀皇后的执念则是“先吾儿而后天下”。只不过有的执念误人,有的执念挠人,有的执念伤人,有的执念损人,有些执念只是让人默默在角落里舔舐伤口,而有些执念却能把一切搅个天翻地覆。 荀皇后最大的错,就是她的执念过强,强过世间万物,以至于直接无视其他行为准则与道德的约束。其内心的疯狂与濮阳上师没有本质区别,再次印证了什么叫做“人以群分”,其实他们都是疯子,只不过一个为儿子疯,一个为自己疯。 荀皇后最后的话是不是真心的呢?我觉得是真心的,但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段台词里并没有遗憾与懊悔,和荀大人弥留之际的台词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的整个台词的中心思想都是“我的罪,不要怪我儿子”。荀皇后一生目光短浅,但她却做对了2件事,一件是保下元时,另一件事是以自己的霸道阴差阳错的拒领盒饭,但她也不是一个毫无章法的蠢笨之人,尤其被上师骗过一次又经历了兄长的离世,官宦高门的身家背景还是没有被完全磨灭殆尽。所以,她在短时间内,找到了最为有效也最有冲击力的对抗方式,本身就是她的错,也只有她扛下所有的错,以最悲壮的方式终止,才能凸显出元时的无辜,她其实和荀安如是殊途同归,都是希望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某人(狄明)的良知。 荀家人都有着执念,但却没一个像她这样即使最后做了一件好事还依然被观众钉在了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只怪她不懂得收敛与控制。荀飞盏把他的执念一辈子埋藏于心底,荀安如选择带着她的执念一起灰飞烟灭,荀白水则是在他的执念基本达成的时候见好就收,唯有荀皇后,抱着她的执念一起下地狱。母爱很伟大,同时也真的很可怕! 10. 我有何罪?——萧元启 有人说大贼生小贼,小贼生小小贼,虽然这话说起来有些背景歧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虽然说我相信人性本善,但我依然承认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着一部分恶念,什么嫉妒抱怨都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善念依然占主导趋势,恶念会随着人的成长被逐渐压制。萧元启长歪了么?我认为刚开始不歪,但家庭教育导致他的根基不是很正,所以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就很容易走入歧途,而他的催命符主要来自三个人——莱阳太夫人、卡粉boy、墨汁猴。我在前文就说过,元启与平章本身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平章遇见了萧庭生,一直有他的引导,是平章的大幸,而萧元启却早早的遇到了那三个人,安如来得太晚,萧庭生的身份地位对他来说又过于微妙。 前期的元启之所以能和平旌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俩的性格在此时并无分歧,沉船案中可以看出,萧元启也是一个热血男儿,他也渴望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也甘心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侯爷,只不过他更希望自己的这个侯爷能够受到世人敬仰。然而,当沉船案告破,他欢天喜地的回到家中,他母亲是怎样教育他的?莱阳太夫人一直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世界,也把这种黑暗的心态带入了她的教育之中,所以她以己度人的觉得大家都希望莱阳王府永远活在黑暗之中,因此她狠狠地泼了萧元启一头冷水。此时的萧元启对母亲的观念是半信半疑的,“信”源自于最重长辈的传统道德认知,也有三人成虎的反复强化,但“疑”的这部分却源自于自己受到的教育阅读的典籍,也有着这些年走南闯北交友与眼界的提升。 明明元启的认知一直维持在一个临界平衡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突发环境的影响,就不会彻底崩塌,而事实就是如此的有戏剧性,莱阳太夫人之死就是整个元启黑化事件的导火索。母亲的存在是元启良知中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给元启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依然是元启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光源,元启的人生观价值观目前都在成长构建过程中,所以才会经常处在半信半疑的状态,倘若太夫人能够活得再长久一些,等到元启的价值观完全长成,他就会明白母亲的想法是错误的,也就不会如此容易的被外界环境动摇或诱惑。只可惜,莱阳太夫人去得太快,太猝不及防,突然间熄灭了元启心中的引路灯,把他彻底丢弃在无边黑暗之中,加之后来上师与侯爷的催化助攻,激发了元启心中黑暗的属性,元启彻底长歪了。 金殿之上,弥留之际,他对平旌的质问看似气势磅礴,实则色厉内荏。他变得和他母亲一样,怨苍天不公,以己度人,其实也是在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暗示自己没有错,是大家不能理解自己。很多人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其实并不是不能回头,而是没有勇气回头,抱着粉身碎骨信念的悬崖勒马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平章的父亲当年肯这么做,也是一个真的勇士。 其实,元启的善念并没有完全泯灭,他愿意把东海的信息分享,说明他其实还是那个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只不过被这个黑化元启藏在了内心深处。私通东海,背叛皇权,是元启的错,但他终究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过不去的坎儿,也有走错的路。 萧元启的错,始于一个点,却蔓延了整个王朝。 11、编剧的亲儿子——岳银川 你见过从出场到谢幕一直见证剧情重大转折的角色么?你见过在全剧最后一集里完成人物升华、展开、丰满的角色么?他就是岳银川。如果说打了全剧酱油不断miss重点的荀飞盏是编剧领养来的孩子,那么这名靠近结尾才出现的岳银川绝对妥妥是编剧的亲儿子。 本来楼主是不准备写小岳同志的,无非是青年才俊,救国于危难,治军有方,大梁的新一任军事接班人,解放平旌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把怀疑元启通敌的戏份给他,我接受,毕竟大梁需要一个可以与平旌比肩的接班人;把扭转全局反败为胜的关键给他,我也接受,毕竟主要角色的处境都进退两难分身无力,需要这样一个人物来推动剧情发酵;把收腹三洲的重责交给岳银川,也在我意料之中的,毕竟他是东海之战中现存的最优秀的人才。 一直以来,编剧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刚直不阿、善思正经的岳银川,也展现了他察言观色、周旋于朝堂的随机应变能力。然而,我们的亲妈编剧觉得这还不够,邻近全剧终的最后十分钟,还给他增加了当月老和打趣下属的戏份,让这个角色充满了生活情调,而不是专心事业的工作狂。此外,还朦朦胧胧的揭示了平旌目前的处境与他抉择的缘由,一句“我还不够聪明吧”完成了整个人物的升华,点到即止,进退有度,岳银川,你才是深得长林老王爷的真传吧! 如果说萧平旌的通透是见惯了金陵城内的风起风息,是得益于父王不断的提点教诲,是经历了悲伤苦难后的脱胎换骨,那么岳银川简直就是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精灵,无师自通!不难想象,在长林王隐退的岁月里,我们这位岳将军是如何立于红尘之中,笑看世间百态,评点芸芸众生。大统领啊,你还是回琅琊山上打榜去吧,将来的大梁,终究岳将军才是主角! (全文完)


    【1】庆余年长评(2万字)

    庆余年之众生平等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89916/

    【2】我的长评推荐,请关注豆列:

    我的剧评推荐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61673553/

    此豆列只筛选出我的长评中有关剧情人设深入展开剖析的部分。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