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绿皮车去旅行

  • 类型:国产剧地区:中国大陆年份:2018
  • 状态:已完结 共6集
  • 主演:尼亚孜艾力,祁峰,齐栋
  • 导演:刘卫阳
  • 简介:绿皮车,从城市开往乡村。一探村庄的万象更迭,一睹人世的质朴从容,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变与不变之间,重温故园乡情。详细>

剧情介绍

绿皮车,从城市开往乡村。一探村庄的万象更迭,一睹人世的质朴从容,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变与不变之间,重温故园乡情。展开全部

1987年,美国游记作家保罗乘火车游历中国,然而相比于窗外的美景,他发现其所身处的被绿色铁皮包裹的世界仿佛更加有趣。在这个移动的长龙里,人们用惊人的热情嗑瓜子、打牌、聊天和喝茶,每个人都仿佛有无限的创意来打发时光。

这个浪漫的年代易碎而短暂,轻快的新型火车头拖着怀旧的绿皮车厢呼啸而去。好在个性正在觉醒,当书中的保罗在绿皮车上饶有兴致的观察他的“火车中国”时,7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也在现代中国的绿皮车上发生着……剧情简介

开篇,和58只羊同坐在一节车厢的特殊旅程就让人忍俊不禁。

考虑到大凉山附近村民比较特殊的生存状况,铁路部门破例默许一些超常规现象存在:比如能够允许鸡鸭鹅猪羊狗的各种动物上车。旅行作家祁东乘坐的这趟绿皮车,恰巧就碰上了这些特殊的乘客。

车子快要开动了,还有很多羊没有上车,羊倌焦急的把软绵绵的羊一只接一只地抱上去,乘客们跑来帮忙。

羊群送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补贴家用,车票只用7块5,羊不用买票,免费坐车。

车厢是故事的集散地,不同的人,讲述不同的人生经历。此时此刻,一位应邀去给村子里的人举行仪式的彝族毕摩,正端坐在我们面前。

与中国北方一些萨满巫师被予以禁止相比,大凉山的毕摩文化,却在当地政府的默许下,逐渐又恢复了古彝族时期的传统。在彝族文化中,毕摩是诵经着,大祭司。他们掌握着彝族传统历史、文化、宗教等学识,他们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

老人拿出一卷绿色的棉布,里面包裹着的是一本手抄的经书。密密麻麻已经不再流传的彝族文字,何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时间在前进,但绿皮火车拉开的时间卷轴显然不同,它们与一些看似落后的文化勾连在一起,好像活在不同的慢时空里。

尼亚孜艾力,朴素内敛的维吾尔族青年诗人,为了完成儿时的惦念,决定乘坐绿皮火车从北疆前往南疆,弥补至今的情感遗憾。

以每公里不到5分钱的票价,他踏上了全疆最长也是唯一还在运营的绿皮火车。寻找自己血脉的根源,他决定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沿途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喀什的寻根旅程,艾力努力搜寻着爷爷生活过的证据,曾经住过的每一处房子和每一位认识过的人……

对一些老乘客来说,遵义西向重庆的这趟绿皮车,实实在在的解决着深山交通不便的问题,它以极便宜的票价,连接起一个又一个贩卖货物的地点。

碰上卖柑橘的老伯,每两三天就会乘坐这趟列车,去附近的镇子卖柑橘,一趟车票六块钱,橘子能卖百十块。

一筐七十公斤左右的柑橘,靠一个人走山路带出,卖的钱是全家的生计。卖柑橘的老伯下车后,我们才发现,他的脚是跛的。

有人说,绿皮火车是最贫苦的列车,因为它时常讲述生活的艰难。

但正如影片所呈现的,当我们踏上绿皮火车,窗外的袅袅炊烟是生活,窗内的谈天说地、载歌载舞、打牌、卖货、睡觉、上厕所甚至过生日,也都是生活。它们是一趟趟开往春天的列车,因为它们承载着生活的厚度和希望。影片评析

最迷人的特质,就是它所体现的,一种波澜不惊却真挚深沉的情感力量。

整部影片共6集,每集25分钟的轻体量却很好的承载了故事线索。7位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片中对主角的介绍也没有过多的放大和诉说经历,但他们特有的情感上的特殊性,很好的给全片赋予了一种“诗与远方”的文艺气息。

影片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完成情感述说,从喧嚣繁杂的城市出发,伴随着绿皮车悠远绵长的汽笛声,穿越山川峡谷,人物的情感更多的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融汇于沿路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中。

然而,遗憾的是,影片后两集的质量明显粗糙,剪辑的混乱和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展现,忽略了绿皮火车的主题地位。

但不管怎样,绿皮车的旅行,遇到的人,听到的故事,爬过的山,走过的路,都将定格在最美妙的那一秒。

绿皮车,有着最美的自然风光

承载着最淳朴的人文风情

和各色鲜活的生活气息

牛羊、器物、背包和人

轰轰隆隆地一路

从城市开往僻静的乡村和大山深处

这一切

也成为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旅行祈愿

从城市开往边缘

绿皮车的窗外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途经之处,皆为风景

但风景却不是这趟车的全部

更多的

是它承载着的厚重的历史和乡愁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