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 类型:剧情片地区:美国年份:2018
  • 状态:HD
  •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凯瑟琳·沃特斯顿,约翰尼·德普,裘德·洛,埃兹拉·米勒,丹·福勒,艾莉森·萨多尔,佐伊·克罗维兹,卡勒姆·特纳,金秀贤,威廉·纳迪兰,凯文·格思里,卡门·艾乔戈,沃尔夫·罗特,德里克·里德尔,科内尔·约翰,英格瓦·埃盖特·西古德松,波佩·科比-特曲,西蒙·米考克,大卫·樱井,维多利亚·耶茨,奥拉维尔·达里·奥拉夫松,大卫·威尔莫特,艾德·高根,奥莉维亚·波皮卡,阿尔菲·西蒙斯,菲奥
  • 导演:大卫·叶茨
  • 简介:虽然纽特(埃迪·雷德梅恩EddieRedmayne饰)协助美国魔法部将邪恶的黑巫师格林德沃(约翰尼·德普JohnnyD..详细>

剧情介绍

虽然纽特(埃迪·雷德梅恩EddieRedmayne饰)协助美国魔法部将邪恶的黑巫师格林德沃(约翰尼·德普JohnnyDepp饰)捉拿归案,但最终格林德沃还是逃脱了禁锢,他来到了法国巴黎,一是为了集结信徒掀起革命,二是为了寻找同样藏匿在这里的克雷登斯(埃兹拉·米勒EzraMiller饰),寄生在克雷登斯身上的默默然是帮助格林德沃实现野心的不可或缺的道具。格林德沃的潜逃在整个魔法世界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草木皆兵。邓布利多(裘德·洛JudeLaw饰)秘密的找到了纽特,希望他能够前往巴黎,先格林德沃一步找到克雷登斯。和纽特一起踏上巴黎之旅的,是麻鸡雅各布(丹·福格勒DanFogler饰),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找回先前因为吵架而来到巴黎投奔姐姐蒂娜(凯瑟琳·沃特森KatherineWaterston饰)的恋人奎妮(艾莉...展开全部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欢迎关注~撒花~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IICof_Rdzddu7VbgomXJg

目前热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2》,把一大批观众看得一头雾水。除了故事背景的错综复杂,情感线中的人物动机也是难以理解——比如,邓布利多为什么爱上了格林德沃?美少女奎妮凭什么对胖面包师一见钟情?纽特、丽塔、蒂娜和纽特哥哥简直毫无展开的四角恋爱在剧情中的意义是什么?

窃以为这些问题都能从一句台词中获得答案。《神奇动物在哪里》第一部中,当奎妮无意间“读”了纽特的内心、发现了他和丽塔·莱斯特兰奇之间无疾而终的感情,她总结道:“你需要一个Giver(给予者),而她是一个Taker(索取者)。”

总是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取更多的Taker,与总是试图帮助他人的Giver,是亲密关系中两种很常见、也很容易擦出火花与悲剧的行为类型。与讲述青少年情窦初开的HP情感主线不一样,“给予”和“索取”是要有一定人生阅历后才能理解到的成熟世界观;两部《神奇动物》中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线,讲述的便是Taker与Giver之间的相爱相杀。

奎妮/格林德沃/邓布利多/纽特

Taker:佩妮、伏地魔与那些魔法部官员

Taker们所索取的对象多种多样。他们总是有着缺乏安全感的内心世界,这可能是由于童年时父母关爱的缺失,也可能是对糟糕出身的弥补,亦或是过于膨胀的野心与过于平淡的现实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落差,总之始终处于不断索取、焦虑失去的状态,过于脆弱的灵魂来承载不动过于沉重的自我,乃至会越发希望通过名利与财富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当然,也有一些Taker,比如丽塔·莱斯特兰奇,只是纯粹地在索取感情而已。

于是,平庸的魔法部官员们不断榨取异己;佩妮·德思礼、还有逼出了克莱登斯的默默然特质的玛丽·卢,潜意识里希望维持孩子人格上的残缺,以此来施加强制性照顾,从中体会“母爱至高无上”的快感。和Taker相处过多后,人很容易会感到自己不够好,“把一切都给了对方”,“仿佛自己被掏空“。

随着《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克莱登斯命运的揭开,我们看到了这类孩子无比悲伤而又得不到排解的人生历程:和父母间缺乏情感纽带,无法对“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获得一丁点释然,于是在寻找精神依赖的途中,小克劳奇投入了伏地魔的怀抱,克莱登斯抵住了格林德沃的胸膛。

克莱登斯与纳吉尼,两个缺爱的孩子

可惜的是,伏地魔和格林德沃也是Taker,他们无法给这类孩子真正的情感倚赖,当他们榨干了追随者的利用价值后,就会将追随者狠狠踢开,宣称追随者毫无价值、毫不重要——一切,又复刻了在那些阴冷的家中的冰冷童年,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悲剧的轮回:缺少爱的孩子们找到Dark Lords,迎来的又是一场更大的幻灭——甚至连伏地魔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

伏地魔要财富、要名利、要权力,世间一切几乎都能得到后,他还是缺失,所以他要永生;由于始终担忧失去好容易才打拼来的一切,他对于自己的命运有着巨大的不安,总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知道预言的内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智熄的操作——可见他骨子里的追求非常小市民,如果生在中国,就是一个会花上一百多万买大闸蟹到西湖去放生的土财。

邓布利多的专属Giver:格林德沃

格林德沃却是个另类的Taker。他视死亡于无物,完全不在乎什么安全感或者俗世享乐,满脑子只有他的政治理念,“这条法律是保护我们,还是,他们?”这也使得他在疯狂攫取追随者能量的同时,居然令人惊异地成为了一个Giver,且只向邓布利多一个人开放接口。

超级Giver邓布利多,自幼便承载了所有人的期望。“我们去找邓布利多。”“我奶奶说她从来不信报上那些鬼话,邓布利多怎么说,她就怎么做。”“福吉每天派数百只猫头鹰来找邓布利多,想知道怎么才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是个非常规矩的好学生,拿各种各样主旋律的奖项,甚至在疑似巫师界的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中闪亮登场。

年轻的邓布利多尚不能真正理解,来自平凡人们的高贵的品格与真诚的感情,便是他最值得保护的东西;彼时的他只是隐隐感到有些疲惫,因为他在不断奉献精力、爱心与时间,却无法得到同等的、他所需要的回馈——当他思考着魔法界最前沿的问题乃至巫师群体的未来时,身边的人却顶多沉迷于柴米油盐与男欢女爱之事——可是天性、素养和政治理念,都在要求他做个“好人”,即使他愿意发现不同人的优点,开掘他们的潜能并实践自己的政治理念、以期让世界变得更好,但长期与和自己智力与格局不对等的人共处一个世界,他实在是很难不被孤独笼罩。

就这样,真正能走进邓布利多世界的,唯有格林德沃。唯有格林德沃可以和他谈论死亡圣器与龙血的十二种用途;唯有格林德沃在说起For Greater Good时,能成为一个 “值得尊敬的论敌”——其他人能给邓布利多的只有遥远的“崇拜”,唯有格林德沃,能够给他“理解”,而“理解”是真爱唯一的基础:除了你,没有人能够看到我所看到的东西。

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少年时代

何况格林德沃还具有许多邓布利多所不具备的品质;那些品质如此张扬,以致有了些“性感”的意味。格林德沃因为研究黑魔法而被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开除,想要老魔杖就去偷,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说谎、可以行各类离经叛道之事、可以对自己的理念“蜜汁自信”——一切感情,除了邓布利多的以外,对他来说都微不足道,就好像在说:“你不知道方向?我来告诉你吧!”

妹妹因为默默然能力被关在家中,父亲在阿兹卡班,母亲为这个破碎的家整日以泪洗面——当年少的邓布利多对世界充满怀疑时,简直从灵魂深处散发着叛逆、独立与强大的格林德沃,让邓布利多几乎相信了这位伙伴身上有解决人生疑虑的终极答案。17岁时的哈利不理解邓布利多,毕竟17岁时候的哈利虽然因为丰富的战斗经历和多舛的人生经历而富有智慧,却因为先天智力不足(不是骂哈利)和直男颜控(对秋张一见钟情)而不能体会到邓布利多之爱的精髓所在。

这样的感情可能不真挚吗?肉体的吸引力会随着青春的褪色而下降,只用共同生活堆积出的“爱情”亦无法维持长期的火花,唯有融合了才华、智性、品质高度欣赏的感情,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才会在一生的分别后仍出现在厄里斯魔镜中。有种说法是邓布利多对格林德沃是单相思,我却相信格林德沃对邓布利多一定是有感情的,只是格林德沃是个自大狂兼工作狂,爱情在他的世界里只占很小的比重,而就是这很小的比重,他也全部给了邓布利多。厄里斯魔镜中,格林德沃是异瞳,而异瞳状态下的格林德沃是能够看到未来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缔结了血盟。

厄里斯魔镜中的格林德沃,注意他是异瞳

种种迹象说明,格林德沃不是个残忍的人。格林德沃那些讨人厌的做法——比如对克莱登斯说“你是个哑炮,你根本不可教”;比如把粘着他的小龙扔下马车——更多是出于格林德沃极端的精英主义。他并不热衷杀戮:越狱段落中,他留了官员一命;和下属闯进巴黎杀人时,他也没有对孩子出手(发射绿光的是下属)。他也绝不贪生怕死:HP7中,他很直白地嘲笑伏地魔,“I welcome death”, “有太多事情你不懂。”

格林德沃在偷老魔杖

电影版中为了节省时间,格林德沃很轻易就交代了老魔杖的下落,这绝对是矮化了格林德沃。事实上,根据原著中的描写,伏地魔很可能是在用各种酷刑折磨过格林德沃后,才给了他一记“阿瓦达索命”;也正是由于格林德沃拖住了伏地魔,哈利才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而免于一死;在HP7的结尾,当听到哈利说格林德沃牺牲了性命只为不让伏地魔进入邓布利多的坟墓后,邓布利多潸然泪下——算是为这段一个世纪的传奇划上了一个感伤的句号吧。

格林德沃不一定值得爱,但他绝对值得邓布利多“爱过”。将格林德沃与伏地魔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七部哈利波特正传,为了体现伏地魔的“恶“,着重描绘了他令人智熄的操作——“除你武器”能解决的问题,他一定要用“阿瓦达索命”,自己屠灭了自己的部队,导致穷尽毕生之力,只为占领一所高中并不幸失败。像这样通过描绘反派个人道德的瑕疵来避免展示斗争双方理念的碰撞,是非常典型的儿童文学作风;终于,以格林德沃的登场为标志,HP走出了儿童文学的范畴。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中,比起放大角色个人的道德,罗琳更多是想展示保守的纯血观念受到支持的社会基础,以及由此导致的无可避免的灾难后果;而且,一如故事内核,《神奇动物在哪里2》的情感线也真正成熟了,模棱两可的表述、缓慢的发展与悲剧的结果,虽然吓跑了不少只想找点快意恩仇的观众,却使它成为了一部足够严肃的作品,更贴合“人类”这种生物的社会现实与精神世界。

普通人的Giver:胖面包师

小时候我总觉得,做一个Taker,是一件很酷的事。大部分Taker们,总是有很强的魅力,可以用很多很诗意的句子去描述,比如“颓废”、“抑郁”、“阴暗”、“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哀伤”。后来通过与越来越多人类的实际接触,我才感到做Giver才够酷——人人都更喜欢和Giver长期相处,长期来看,Giver也就更容易收获正向的情感体验。在一段好的关系里,往往双方都是Giver,即使是Taker,也被感染成了Giver。

至此,胖胖的面包师为观众展现了一种教科书级的Giver(尽管前几年看到《神奇动物在哪里1》中他与奎妮一见钟情,差点以为罗琳老师放下身段改做服务向市场,利用屌丝意淫坑蒙拐骗)。奎妮有天然自带的读心术并无法控制这个能力,这也让她被迫在每时每刻感受人性的阴暗面:第二部中,她在受了情伤后坐在巴黎街头,沐浴在嘈杂的人心内,绝望地恸哭。

奎妮和她的胖面包师

而这位面包师呢?上过一战战场,经历过美帝大萧条,站在破产边缘却还是情绪稳定,只想开个有爱的面包房,“这个面包的配方来自我祖母,我希望它能给大家带去快乐!”当他走入“我没有那么好的脑子去编出这一切”的魔法世界,他不仅不觉得这是一场醉酒后的妄想,反而以最大的善意与好奇心,去理解、欣赏乃至勇敢地挑战。

在这样的Giver面前,奎妮可以放心地撒娇、哭闹,像个幼儿园放学后等待爸爸来接的小女孩;于是当她倾听他的内心,所获得的,只有宁静。世上唯一的宁静。

当我理解了面包师后,我开始非常能理解那些HP七部正传中屡屡出现、却曾经被我认为是空洞的段落。比如每一部的结尾,邓布利多都会对哈利说,“你比伏地魔强在哪儿?因为你有爱。你懂爱。”就这么换着场景说了七部。

他在说这些话时,想必还是会想起被囚禁在纽蒙迦德监狱中的格林德沃,一生唯一的、真挚的激情:在那之后,他就对爱困惑、对自己困惑,放弃了对爱情的幻想,回到书房,独修其身。他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个不那么受伤的Giver,但是戈德里克山谷的少年时代,却再也回不去了。

“懊悔,懊悔伴随了我的一生。” 邓布利多自白说。

让我们顺着邓布利多的目光望向哈利。爱太重要了。哈利是个虽然成长于一片虚空,但是懂得感恩、懂得爱的孩子,这很难。这是他最强大的主角光环。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