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 类型:纪录片地区:中国大陆年份:2018
  • 状态:已完结 共25集
  • 主演:暂无
  • 导演:冯雷,杨晨,徐欢,王惠,YuejiaZhang,崔宇,祝捷,叶君,汪哲,王冲霄,訾瀚,潘懿,寇慧文,丁曼文,孙戈霆,赵文忠,汪隆
  • 简介:《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摄制组..详细>

剧情介绍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摄制组走遍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以及50多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未呈现...展开全部

第一集 人头壶 文案:最初的凝望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六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而今凝望着你,我们依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 人头壶——红陶材质,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那时候的人们不断打磨手中的石器,开始驯养家畜、开垦田地、形成聚落。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的纪元。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质的转换。从对泥土的把弄开始,人类认识到自身创造万物的非凡能力。初生如光明照耀,死亡如黑夜降临。人类一次次地发出悠长的疑问,也一次次地溶解在沉重的泥土。根源于对生和死的思考,人类开始了对自我的凝望。 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觉醒大约都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这件仰韶文化陶壶只不过是大地留下的亿万张迷惘的面庞之一。陶壶的人像难以分辨男女,那微微上翘的嘴唇仿佛儿童般纯真地仰起。这件器物既是壶,也是人的身体,那宽大浑圆的腹部似乎隐喻着女性的丰腴身材与生育机能。人头壶的后背伸出一根断面呈扁圆形的管道,用于向壶内注水,眼睛和嘴巴则构成出水口。窄小的出水口降低了器物的实用性,暗示了这件陶壶或许还具有额外的功能。当水从人头壶的眼睛流出,恰如泪水流淌,纪念着人类孕育的最初痛楚。 那些古人参照自身捏塑出的形象,比他们的制作者拥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人头壶

人头壶-简介: 所属年代:新石器年代

馆藏地点:西安半坡博物馆 出土地点: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 质地:红陶 6000年前的人头壶于1953年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人头壶为泥质红陶,火候较高,陶质坚硬,素面。人头与壶浑然一体,器物整体呈高颈鼓腹小平底形状,高22.5厘米、腹颈13.5厘米、底颈6.3厘米。头部稍上仰,脸部比例协调,眉目清秀,鼻梁修长,双目上视,嘴唇上翘,发型以扁平锥刺纹表示,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面容,人头与壶身结合酷似一个孕妇,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和人类繁衍的重视。 延伸: 仰韶文化: 文化类型:新时期时代文化

年代:距今约7000年-5000年 分布:黄河中下游,豫、陕、晋、甘为主 中心区:关中、豫西、晋南 代表性遗址: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一般认为是汉族的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是华夏族先民所创造,考古认为“华夏”一词中“华”的概念应该出自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一般都采用泥条盘筑法制坯造型,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用慢轮修整口沿部分的技术。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种,也有一些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器。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 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各部落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狩猎主要是男子从事的活动,一般集体围猎较大和较凶猛的野兽。狩猎所用的工具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用骨、石、角磨制的箭头,有三角形、柳叶形、带翼和圆锥状等十多种不同的形式,都磨制得很锋利,还发现了较多石、角制的矛头和投掷用的石球。从这些遗物可知,当时的狩猎方法包括射击、投掷和集体围打等几种,鹿是狩猎的主要对象。 仰韶文化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畜牧业经济一样,主要从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活动,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已普遍存在,商品经济的萌芽还没有产生。当时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陶业和制石、制骨、制革、纺织、编织等。 仰韶文化的石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早期打制的多,使用直接打击法,制出的砍砸器和刮削器往往不加修整即行使用,比较粗糙。中期以后,磨制石器已明显占居主导地位,器形也有很大改进,数量大批增加。

第三集 陶鹰鼎 文案:陶醉了六千年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变成神态各异的样子。 而它,陶鹰鼎,则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它当初是做什么用的,是盛水?储粮?还是祭祀?又为什么要把它做成是鸟的样子?正因为它的唯一性,缺乏参考,所以这些问题,还在吸引着研究者去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陶鹰鼎显示着六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器具中,实用性与造型性,已经可以达到非常美妙的融合。 “王者之气,虽然看起来非常可爱,但是它的那种气势,它的那种霸气,还是很明显。” 可可偏爱古代器具中的动物造型,她要仿做的下一个作品就是陶鹰鼎。六千年过去了,陶鹰鼎的制作地点、方式、方法、制作周期、烧制细节,都已经无据可考了。现代的制陶者,也只能靠着图片和想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赋予它新的生命。 “我开始做的时候,会先做身体这一部分。稍微等它干燥一些以后,把它翻过来,然后再继续做它的腿部,包括它的支撑。那最后,再把鹰的头部做上去。” 这是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尾巴又和两只前爪巧妙地构成了鼎的三足。鹰的胸部和身体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内容即胸怀。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在这个层面,陶鹰鼎又可谓古典与现代的美妙融合,六千年前的造型艺术精湛至此,令人不经赞叹。捧着陶鹰鼎,就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华文明起源的泉水。 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假入陶鹰鼎会说话,它也许会告诉我们六千年前它在熔炉内外的日日夜夜吧。今天,它就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着天工造化,展示着巧技神思,也展示着属于它自己的肌肉萌。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国宝级文物)-简介: 所属年代:石器时期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地点: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

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于2002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第九集: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文案:刻辞骨柶 这是最早的“王”字,像竖放的钺。钺是一种兵器,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王权最大依仗是军权,“王”字由此而来。商晚期,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王”是甲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字之一。 这片兽骨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田猎,壬午日,王在zhào塞巡游,为了田猎而进入麦山之麓,捕获了一只野牛,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野牛体形巨大,难于捕获,为了纪念这次田猎,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彰显权威。 商王无事不占、无日不卜,这些龟甲上裂纹的形状,占卜着祭祀、收成、病患、生育。裂纹,就是泄露的天机。专门的卜官和看守管理着这些国家档案,三千年前的生活,被四千个字记录。十五万四千片的甲骨碎片里,我们依据目前能认出的一千五百多个字,可以回忆起商人的一天。 早上,丈夫起来,束发的发簪,是他可以担起家庭的证明。清水前,他弯腰打扮、照镜子,然后出门打猎,为了走快些,他双手用力上下摆动。在林子里,男人竖起耳朵、留心响动,是一只小鹿,他搭箭拉弓,射了出去,收获了猎物。弯弯的月亮已经挂在天上,他满载而归,妻子已备好晚饭,是用圆腹、有足有耳的炊具—鼎烧制的饭菜。 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以“田”为代表的象形字,是将物体的形态用文字的线条勾画出来。指事字则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的符号,如“上”、“下”便是以一长横为界,短横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如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便是酒。形声字是指“徉”这类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经过演变传承,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们的指尖。从此,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与传扬。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商刻辞骨柶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简介: 中文名称:商刻辞骨柶

馆藏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土地点: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二炼厂区M11

所属年代:商代 200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在安钢基建范围内一座殷墟晚期“中”字型大墓M11中发现,甲骨出土于墓室的北部二层台上,该器是唯一一件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刻辞骨匕。出土时甲骨下端已经残了,上面还存有16个嵌有绿松石的文字。 上面记录内容为:“壬午,王(毖)于召(塞),延田于麥彔(麓),隻(獲)兕。亚易(赐)……”内容大意:在壬午日这天,王去召塞巡视,接着到麦地的山脚下田猎,捕获一只犀牛。赐给亚…… 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野牛体形巨大,难于捕获,为了纪念这次田猎,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制的绿松石,彰显权威。 第十一集:妇好玉凤 文案:凤凰传奇 这件玉凤线条流畅,风韵迷人,侧身回首,转顾生姿,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爱美的又讲究生活品质的女性,正如玉凤般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这位王后并不是深居后宫的弱女子,她是参与国家大事,在男权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以实力说话的女性。妇好生前能征善战,经常主持各种大型祭祀,拥有自己的封地,经济独立,也向商王室纳贡。武丁朝雄踞中原,开疆拓土,毫不夸张地说,妇好打下半壁江山。 作为王后和女将,以智慧和实力,担当家国事业,博得众人的尊重。她坚若青铜。生活中,为武丁生儿育女,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温润如玉。爱武装也爱红妆的双面佳人,堪称完美女性的典范。 妇好的玉凤,恰似她优美的身姿,定格在历史的风景线上,为后人所敬仰。玉凤

妇好玉凤-简介: 中文名称:玉凤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妇好墓

所属年代:殷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墓主人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生前显赫一时,大约死于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2世纪初,死后庙号为“辛”。

在妇好墓的大量玉器中,玉凤仅此一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妇好墓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据《史记》记载,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在吃了玄鸟(即凤)蛋后,才生了契,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殷人也就自命为凤的后裔。 这件玉凤,体轻薄,高13.6厘米, 厚0.7厘米。整体呈黄褐色, 侧身回首, 弯曲如C形。圆眼,顶饰三连花冠,冠镂空, 短翅下垂,长尾末端分叉, 尾翎分开。身躯扁平,形体修长,亭亭玉立。引颈回首,好像振翅欲飞,弯弯的身躯,外缘凸张,内缘凹曲,凤冠高耸,尖喙如鸡,长尾舒展,双翅微张,显得体态婀娜,灵动有致。整件器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玉质莹润,神态迷人。玉凤胸前有两孔,腰间有一突起的圆钮,上有小孔,可佩带。以商代典型的减地阳文技法表示翎羽,两面纹饰相同。 延伸: 妇好: 生卒:约前1278 — 约前1245

所处时代:商朝

出生地:井方(今邢台市)

民族族群:华夏族

谥号:辛

别称:母辛、后母辛、后妇好、妣辛

主要成就: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等地

丈夫:商王武丁(武丁盛世)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即祖己引的母亲。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姓应该是“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妇好的“好”字,卜辞的写法或者是左子右女,妇好墓出土的器物上(比如那件编号为827的觚)还有种很复杂的写法是中间一个“子”,左右各有一个“每(母)”,应该是“好”的繁构。 商代帝王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妻”指正妻,同于周代的王后,商王可以拥有诸多王妇(嫔妃姬妾之类),但一次只能立一位正妻,只有在正妻去世后才能立新的正妻。武丁三配中,妣辛妇好不是武丁的第一位正妻,另外两位妣戊(妇妌)、妣癸都在她之前。 妇妌去世后,武丁立妇好为后。从卜辞看,妇好虽然时间最晚,但是她为正妻的时间最长,从武丁中期一直延续到武丁晚期,而且她在战争、祭祀和其它政务方面都有很大的权力和功绩,所以可能也是最受武丁宠幸、权势地位最为显赫的一位正妻,武丁中后期大量有关妇好的卜辞和妇好墓中丰富的随葬品,均足以证明这一点。 她的身份是王后、重臣、大祭司、诸侯和大将军。举凡国家大事,诸如战事、天灾,小到祭祀商王列祖,祭祀山泉,都由她主持。妇好东征西讨,平鬼方、定土方,一生征战多达九十余次,打败了二十多个方国。彼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了她。 她有着自己的封地和财产。武丁为感激妇好的贡献,将井方赐予妇好作为封地。她更是拥有封地内独立的嫡系部队三千余人。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和别的诸侯一样,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向她的丈夫武丁上贡,进贡的也主要是龟甲和兽骨。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妇好的一生定格在33岁,武丁悲痛不已,将她下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让自己时刻守护着她。然而尽管如此,武丁依旧担心妇好死后无人照料,便率领儿孙举行多次大型祭祀,并为妇好举行冥婚,将妇好幽魂托付给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汤三位先人照料。从此每当武丁出兵打仗都要为妇好举办祭祀,请她的在天之灵保佑战事顺利。

第十一集:鸮尊 文案:一只猫头鹰的待遇 乍一看会觉得这是一只蹲着的狗,其实不是,它的名字是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尊是古代的盛酒器。 鸮尊,身高将近半米,头微帛,面朝天,双翅并拢,尾巴垂到地面,和两只粗壮的腿,构成了三个支撑点,稳稳地站立,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急。外形从整体上看,有一种后世少见的扶握直上的动感。鸮尊,被现在的年轻人美誉为最呆萌的青铜器。河南博物院根据鸮尊的形急,开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创产品,深受大家喜爱。有网友调侃,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愤怒的小鸟” 鸮尊出生于商代著名的王后妇好的墓中,妇好既是商王武丁之妻,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生前她曾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祀,还带兵征伐过其他国家,帮助她的丈夫武丁实现了商朝著名的武丁中兴,颇具传奇色彩,有专家甚至说,青铜鸮尊就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着中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可见,鸮尊虽然被现在的人赋予了呆萌可爱的意味,但是在铸造它的时代,这也许不是它本来的意义。 猫头鹰,是古代工艺品经常采用的原形,商代及商之前的历史时代里,石器、陶器、青铜器中都能见到精美的鸮形。商人有崇鸟的习惯,鹦就是他们主要的素拜对象之一。观察这些器物,总觉得有一些地方被加工得格外的醒目、夸张,例如:锐利的嘴巴,狞厉的面部,粗壮的腿足,繁的纹饰等等,这些有意识的夸张大概是要强调鸮的威慑力。 在商代,鸮是商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鸮”推素为“战神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也有专家认为商人把“鸮”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还有专家认为商族族源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实际上就是商人祖先神的化身鸮,有学者说,甲骨文字里面的商字,其实就是一只猫头鹰的大脸,这不但道出了鸮与商的不解之缘,也可以解释妇好墓为什么会随葬鸮尊.有关生商的“玄鸟究竟是不是“鸮”,至今仍然有很多的争论,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商代的青铜礼器当中,出现得特别多的鸟就是“鸮”。

事实上,对于猫头鹰的崇拜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商代的皇家,希腊神话中,代表智慧、理性与公平的雅典娜,她的爱鸟就是一只猫头鹰,古希腊人崇拜猫头鹰,作为可以在夜间捕猎的鸟儿,猫头鹰在黑暗中看清真相、在乱中理清思维,或许这就是猫头鹰被赋予了智慧象征的原因,猫头鹰的形象在商代的石雕中也有体现,而无论是雄浑还是卡通,商代猫头鹰所散发出的简单,直接、大气,以及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高贵气质,在之后的三千年的中华大地上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猫头鹰在后世被看作了丑恶的不祥之鸟,诗经《豳风·鸱鸮》中说:“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豳是渭河流域,周族部落的发祥地,对于鸮,周族已是极尽贬义之词了,在历经了八百年周朝对于殷商文化的推到洗牌之后,鸮在汉代仍然难以翻身,西汉贾谊《吊屈原赋》这样写道:“鸣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在汉代,猫头鹰还被莫名强加上了“食母”的恶名,我们小时候也听过这些俗语:“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猫头鹰的到来不是什么好事,套用这几年很火的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从高贵,到不祥,再到呆萌,猫头鹰一直就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变了好多回了。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简介: 中文名称:妇好鸮尊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地点: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所属年代:商代 规格:通高45.9cm、口径16.4cm

材料:青铜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 表面花纹满布,喙与胸颈部上饰出蝉纹,高冠外侧饰羽纹,内侧饰倒夔纹,两侧各饰一身双首的怪夔一条,双翅装饰卷曲的长蛇,间杂菱形纹。颈后饰有兽面纹。背后鋬下饰展翅飞翔的鸮纹。纹饰繁复不穷,使人叹为观止。妇好墓青铜器在装饰纹样和手法上,已形成独特的风格:主纹高出器物表面,再以阴线的刻纹相辅,令整个器物的纹样主次分明、色调层次变化明显。 第十一集:太阳神鸟金箔 文案:照耀古今的光芒 眼前晃过的这道耀眼的金芒,仿佛普照大地的神灵,一晃,离我们三千年前的太阳神鸟已经近在咫尺。它是四川金沙遗址中最令人惊艳的形象,这是一张外径12.5厘米,厚仅0.02厘米,含金量高达94.2%的金箔,它是人类的生命之光。 全世界五大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无一例外地出现过太阳崇拜,这轮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太阳自始自终都是个谜。有人说,旋转的火球是太阳神,四只鸟是太阳神的四位使者,寓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人说,旋转的火球是太阳,四只鸟是托负太阳在天上运行的神鸟,讲述着中国“金乌负日”的古代神话。有人说,四只鸟首尾相连、循环往复,代表四季,十二道太阳金芒代表十二个月。4和12都暗合着天数,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被古蜀人用世界上最珍贵稀有的金子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勾画出了古蜀人的宇宙印象。 太阳照耀着古蜀大地,特殊的地貌造成特殊的气象。古蜀先民从微妙的自然现象里,去解读太阳和季节运行的规律。古蜀人所创造呈现的形象早已超越肉眼所见,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指代想要呈现的神圣事物,目形器、鸟形器,其实都是与太阳有关的象征性符号,是古蜀人对光的理解和对大自然的认知吧。这与年代更早的三星堆似乎如出一辙,太阳轮、鸟、目等等,都是不断出现的和太阳相关联的符号。这些像阳光一样散发着璀璨光芒的金器,仿佛是金沙人最迷恋的圣物。 这里就是太阳神鸟金箔的发现地,据专家们分析,这一带应该是专门用于祭祀的滨河场所,九个呈方形、排列整齐的大型柱洞很可能是承托祭台之用。周边一个又一个祭祀坑,放满了成堆的巨大象牙、鹿角、野猪獠牙、玉器、金器、石器。这是三千年前河边一场盛大的祭祀,这些财富并非献给人的,而是献给自然的。当人类逐渐远离了神巫世界,再也无法破译太阳神鸟金箔的真正含义。 2005年,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和象征。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太阳神鸟金箔

太阳神鸟金箔(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简介: 中文名称: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馆藏地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规格:外径12.5cm,厚0.02cm,重20g,含金量94.2%

所属年代:商 出土地点: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类型:金器 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第二十集:古滇国贮贝器 文案:走下神坛的牛虎 这是一个血腥的瞬间,一只猛虎用力撕咬着母牛的尾部。虽然有一对可以刺穿老虎的巨大牛角,但母牛还是隐忍着和老虎僵持。死亡显而易见,它要护住肚子下那头天真的小牛。 这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云南滇池、抚仙湖一带的古滇人向神灵诉说的心愿,从战国到汉武帝近五百年间,在云南滇池附近存在着一个滇国,关于滇国,文字的记载寥寥可数,但通过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触摸到这个神秘的国度。 这件青铜器叫牛虎铜案,是一个祭祀中摆放供品的礼器。作为沟通神灵的神圣之物,它表达了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死亡中,孕育着新生,生命是在不断地代谢,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繁衍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如此深沉的情感,如此抽象的思考,表现地质朴、狂野。 几百年转瞬即逝,古滇国青铜器逐渐从神坛走向了人间。铸造于西汉的贮贝器,牛与虎的故事还在上演,但结局已经完全不同。老虎的后腿被牛角挑穿,刺穿虎腿的牛血脉偾张、神态威凛,围堵老虎的牛警觉稳重,两只受惊的猴子,飞逃的鸟。 贮贝器是古滇青铜器中的独有器物,是滇王和贵族用来盛放海贝和珍宝的宝箱。铸造“牛虎搏斗贮贝器”的工匠一定是个胆大心细的野外探险家,他观察到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丛林生态,并把它照应到现实社会。彪悍的峰牛把百兽之王逼入绝境,仿佛就是贮贝器主人征服劲敌、威震四方的写照。 西汉以来,贮贝器上出现了大量现实生活的场景,祭祀、战争、狩猎,这些不仅是古滇人生活的缩影,更是滇王和贵族们权力的表现。几百年间,那位胆战心惊、祈求神灵保佑的滇王,他的后代,已经成长为自信高傲的君主。云南各处出土的贮贝器,约有百件,随着时间的脉络,能清晰地解读到古滇国青铜器从表达神性到表达人性的变化。 东汉年间,古滇国灭亡。于是,青铜器与古滇国一起,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但即使是今天,如果你走在云南的狂野山间,或在某个少数民族的旋律和舞姿间,仍能随时感受到狂野、质朴的生命力。二牛搏虎贮贝器

二牛搏虎贮贝器-简介: 出土地点:晋宁石寨山

馆藏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材料:青铜

所属年代:西汉 器身为束腰圆筒形,局部饰双旋纹;腰部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平底,底部有三只兽爪形足。盖上雕铸立体动物图像,为二牛一虎搏斗场面:一虎居中,两旁各有一牛,鼓目扬尾作奔跑搏斗状,虎的后腿被牛角戳伤,受伤之虎张口、鼓目、拼力反抗。器盖中央有一树,其上有二猴及两鸟,因虎牛搏斗而惊恐不安。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简介: 中文名称:战国牛虎铜案

馆藏地点:云南省博物馆 出土地点: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

所属年代:战国 规格:高43cm,长76cm ,重36kg

材料:青铜 1972年出土于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此铜案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四脚为案足,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虎视眈眈于案盘面。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只站立状小牛,小牛首尾微露大牛腹外,寓意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犊的保护。牛虎铜案中的大牛颈肌丰硕,两巨角前伸,给人以重心前移和摇摇欲坠之感,但其尾端的老虎后仰,其后坠力使案身恢复了平衡。大牛腹下横置的小牛,增强了案身的稳定感。大牛与小虎用模铸造,一次成型,小牛则另铸再焊接于大牛腹下。 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 延伸: 贮贝器: “贮藏贝币的青铜器”,是专门用来贮藏海贝的,用通俗的说法,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存钱罐”。贮贝器是滇地特有的青铜器,大致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即提桶形贮贝器、束腰筒状贮贝器、铜鼓形贮贝器、铜鼓贮贝器和异形贮贝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在其他地区从未被发现过。自其被发现以来便被国内外学界所关注,被称为滇青铜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贝币: 天然贝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 铜贝、铅贝则是我国及至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出土发现,早在夏晚期,贝币已得到使用,商周时代则更为普遍。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具有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材质有:金贝、银贝、铜贝、铅贝、玉贝、石贝、骨贝等。石贝、骨贝作为货币流通使用,铜贝、铅贝则是我国及至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金贝、银贝、玉贝可能主要用于赏赐馈赠。东周以后,贝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但在云南一些少数地区,直到明代仍一直使用贝币。 第二十一集:莲鹤方壶 文案:莲花怒放,仙鹤欲飞 再也没有谁比它更物如其名,一朵莲,一只鹤,组成了它的名字—莲鹤方壶。仙鹤展翅,溅起的水波,惊动了莲花绽放的花瓣,也惊动了千年时光的碧波,这是“青铜时代的绝唱”。

莲鹤方壶是一件巨大的盛酒器,底座是两只侧首吐舌的怪兽。壶体四面还各有一只神兽。壶颈两侧装饰有龙形双耳。它已经数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满时光之酒的狂野,迷醉了此刻。 莲鹤方壶很符合我们对商周青铜器的既有印象:狰狞恐怖,令人望而生畏。那时,青铜器是政治和权力的象征,主要用于祭祀,需要具有极大的视觉震慑力,于是,现实中具有攻击力的蛇、虎等,加上幻想中的翅膀、巨目,组合成当时流行的兽面纹、蟠螭纹。大睁着的兽目,彼此缠绕的无角龙,长有双角、双翼的怪兽,他们冲出了当时创作者最纯真直觉的幻想,就像模板一样,装饰在当时各类青铜器上,把青铜器“打扮”得恐怖吓人,以展示所有者的威严和地位。 然而,就在这些怪兽和蟠螭之上,方壶的顶部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世界,怒放的荷花中,站着一只欲飞的仙鹤。 莲鹤方壶出土于郑公大墓。两千多年前的郑国在《诗经》中是一个自由的存在。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大片盛开的荷花间,姑娘与小伙含笑打趣,一切都是轻松而美好。也许,当时当地的这种气氛弥漫成为郑国之风,制造莲鹤方壶的工匠将荷花盛开在青铜器上,凝重得以盛开成一种轻盈。 汉代以来,青铜器逐渐为铁器、漆器和瓷器所取代,但是中国人对莲、鹤的想象却不曾停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进入了诗人们的诗行,成为品格的象征。飞翔于天地之间的鹤,飞进了神仙的传说,成为能沟通天地的仙鹤。 而在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上,仿佛还处于萌芽时期,鹤还没有占据主体位置,普通人乍一看以为上面站了一只小鸟。 一只小鸟,带来一片天空。将硕大壶体的重量感化为流动飞扬,与前朝肃穆、庄严的青铜器区别开来,流露出驱陈纳新的气象,新与旧在一个壶体中融合。这也昭示着,脱胎于老成持重的西周,经历大变革的东周正在开始一场盛放,它展翅欲飞,抬头仰望着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天空。春秋莲鹤方壶

春秋莲鹤方壶-简介: 类别:青铜器

馆藏地点:北京故宫、河南博物院 出土地点: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工大墓

所属年代:春秋时期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原器为一对两件,只在高度上有细微差别,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10组双层并列的青铜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 第二十二集:曾侯乙尊盘 文案:复刻传奇 曾侯乙尊盘,既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更是青铜工匠的图腾。 尊盘出土后,它的制作方法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人们纷纷猜测两千年的工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直到一名工匠,用了二十年时间,用失蜡法成功铸造一比一的复制品后,尊盘的制造之谜才最终揭开。 古代没有机床,无法直接在青铜上雕刻,只能采用中介物质,石蜡。石蜡柔弱,可以雕刻复杂的花纹,这失蜡法工艺的开始。蜡模雕刻完成,覆盖三层石英砂,反复持续两天,形成坚硬的外壳。随后,部件将进入火炉焚烧,进入失蜡法最关键的工序,这就是失蜡法名称的由来。蜡水流失,形成空腔,成为铜水的血管。工匠的巧思随着看不见的脉络,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遍布空腔。当铜水凝固,厚厚的外衣,逐渐剥离,尊盘的一个部件也就宣告完成。

一个小小的部件,即使是借助现代工具,也需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臻于完美。难以想象的是,那位制造尊盘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意志,完成了一件如此复杂的作品,让两千年后的人们,瞻仰、赞叹。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简介: 所属年代:战国早期

馆藏地点:湖北省博物院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类别: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属战国早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其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观者叹为观止。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 曾侯乙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 尊和盘上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显示其为曾侯乙生前用器,故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曾侯乙尊和曾侯乙盘,合称曾侯乙尊盘。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失蜡法又称出蜡法、拔蜡法,基本方法是将蜡作成模,成型后用细泥浆反复浇淋,泥浆包住蜡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铸型。蜡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浇铸铜汁成器。 第二十三集:越王勾践剑 文案:胜者为王 生命是一片战场,战士们都渴望胜利,因为失败的代价是难以忍受的······ 在博物馆,分别有两把剑,代表着胜利与失败,一把属于胜利者——越王勾践,另一把来自他的一生之敌——吴王夫差。 剑,被誉为百刃之君,是因为它最适合一击刺杀。它不像长矛那样远离敌人,也不能像刀那样,挥砍自如,更不会像棍棒那样,殴打弱者。一名伟大的剑客,只有把剑深藏在怀中,隐忍等待。当足够靠近敌人的瞬间,突然出击,刺出那决定胜负的一剑。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视剑为生命的君子,从不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当利剑出鞘的一瞬,即使是万乘之主,也会惊慌失措。 胜利者可以尽情装饰自己的配剑,那是属于王者的尊严。在这柄铜剑上,铸剑师采用了最上乘的材料,在没有实战价值的地方仔细打磨。剑身用锡金属熨烫出菱形花纹,剑柄镶嵌绿松石。底部的十一个同心圆,整齐排列,让两千年后的数控技术都为之汗颜。 越王勾践吞并吴国,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当他手握宝剑,登上诸侯会盟的王座,他知道,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千军万马在高呼万岁,一生的死敌已成为冢中枯骨。作为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他的配剑,当然要足够炫酷,才能震慑住蠢蠢欲动的诸侯们……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简介: 中文名称:春秋越王勾践剑

馆藏地点:湖北省博物院 出土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

所属年代:春秋晚期 规格:剑长55.7cm,柄长8.4cm,剑宽4.6cm

类别:青铜器 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墓主人的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的漆木剑鞘内。属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 春秋越王勾践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1994年8月24日新加坡举办的“战国楚文物展”中展出时被人为损坏。由于新加坡方工作人员操作不慎,使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剑刃上。剑拆下后,中国工作人员发现剑刃部有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新伤痕。中国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对剑受损情况作出的正式结论是“轻微损伤”。春秋越王勾践剑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019年03月20日,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第二十五集:虎符 文案: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 这只萌萌的铜老虎,安静地趴着。乍一看,并没有相隔千年的距离感,但它身上的错金铭文,和一条规整的中缝,预示着它不凡的身份——兵符。 虎符意味着军权,见符即见君。 两千多年前,信陵君为得到它,不惜生命地铤而走险。信陵君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魏无忌,这是他艰难的一个下午。他徘徊在魏国宫城外,进退两难。秦军已经包围了赵国都城。赵国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是紧邻自己的魏国,而魏王因为害怕秦国报复,已经数次拒绝了他增援赵国的请求。 最终信陵君偷走了虎符,假传王命,动用魏国军队增援赵国。赵国因此得救。虎符成为扭转国家生死存亡的拐点。 现存于世的只有三个。阳陵虎符、杜虎符和新郪虎符。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40个错金篆书铭文,大意是,甲兵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驻扎地的将军手中,凡需要调动军队超过五十人以上,君王都会派人持右符去驻地,与将军手中的左符符合,将军才能出兵。 战国时代战火频繁,军情紧急,稍有闪失就可能殃及城池。山高水远,没有现代通信手段,君主就是靠虎符传达军令,为了保密,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实现“账户”和“密码”的有效对接。 虎符都由左右两半组成,君主和将军各执一半,左右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符到则君到,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才能发兵。这就是“符合”一词的来历。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除了“符”,还有“节”。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鄂君启铜节,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交通免税凭证。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运输通行证。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金节上的铭文记载了这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发给儿子鄂君启的运输免税证件。 依此可见,在当时,符节不为布衣所能持有,因为它们是行使超级特权的关键所在。后世随着勘验手段的发展,符节虽渐渐成为历史的背影,却也并非踪迹全无。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里,“符合”的校验逻辑,已经根植于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守护着现代社会的秩序。阳陵虎符

秦阳陵虎符-简介: 所属年代:秦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地点:山东省枣庄市临城(相传)

类别:青铜杜虎符

战国杜虎符(左半符)-简介: 所属年代:战国

馆藏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地点:西安市山门口镇北沈家桥村南官道

类别:青铜器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兵符常铸刻成虎的形状。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到了隋代被改为麟符,而到了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又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于是这种动物形状的兵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虎符大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的剖面有齿相嵌合,背上多有文字,分书于两边,大多是错金书,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对剖的。虎符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沈家桥村出土的杜虎符,全符由左右两半合成,发现的仅左半符。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符身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延伸: 现存最早的铜制虎符都是秦国的,共4件: 杜虎符: 由陕西考古所研究员戴应新先生于1973年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杜虎符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状,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绝大部分是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意思是:“右半符存于君王之处,左半符存于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 新郪虎符: 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上有错金铭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也)。” 秦国的国君在秦孝公以前皆称“公”,惠文君即位时才称“君”,而在他即位的第13年(公元前325年)里,更在秦相张仪的怂恿下,紧随魏、齐两国国君的脚步,进一步称王注(2)。因此杜虎符应是秦惠文君称王前使用的信物。而新郭虎符则可能是在秦惠文王称王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间制作的了。 阳陵虎符: 阳陵虎符呈卧虎状,高3.14厘米,长8.9厘米。相传在山东省临城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虎符上刻有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阳陵是秦时的郡名,即今陕西省高陵县。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才自称“皇帝”,此件虎符应该是秦始皇统治时代的用品,并被中央政府授予驻守阳陵的将领。可惜因年代久远,它的对合处已生锈,左右不能分开了。 东郡虎符: 1953年陕西省周至县文化馆征集所得,现藏于周至县文物管理所。东郡虎符呈卧虎状,虎符长9.5厘米,高4.3厘米。虎背有错金铭文,字体为小篆,左右两半铭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东君。”从铭文上看,东郡虎符应该合阳陵虎符一样都是秦始皇时代的用品。但也有人认为东郡虎符是后人伪造的。金虎符

陕西省凤翔县还曾出土过金虎符。这件虎符没有铭文,且体型较小,高仅2.3厘米,长仅4.8厘米,重35.6克,为金制。虎符也为卧虎状,但造型夸张: 虎巨目大耳,张口露齿,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身纹饰为凸雕和阴刻,背面还有扣槽。可惜仅存半符。此件虎符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用品,而秦国首都最早在雍(今陕西凤翔东),有可能它也是秦国所制。 此件虎符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战国时期的虎符还有玉虎符和铜鎏金虎符,可惜这两件虎符都没有太多的资料。

猜你喜欢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